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bat365一路向南他们来厦过冬“栖息”!“房车候鸟族”的旅居生活→
上月初开始,随着入冬气温的逐渐降低,来自北方的车友们组成的“候鸟族”,开始由北至南,途经厦门,在环岛路、五缘湾、集美、天竺山等地“栖息”,之后可能再往海南、广东、云南等更加温暖的地方。
昨日下午,在环岛路黄厝沙滩附近,停着不少房车——车牌信息显示,他们多数来自吉林、山西、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等北方地区。10日,在集美水上运动中心停车场,记者也发现了房车的身影。管理员告诉记者,由于该地空间比较宽敞,且配备有充电设施,离知名旅游打卡地水上自行车道也不远,所以时有车友慕名而来。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候鸟族”的车辆,并不全是高档的大型房车,更多的反而是床车、厢式货车和普通SUV改造的低配型房车。
“很多人以为开房车出来玩的都是有钱人,但其实很多人都是‘将穷游进行到底’,我们也是。”60多岁的潘先生说,他和妻子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候鸟”生活,购买了一台仅10多万元的低配房车,就从山西出发了。他们的车不大,内部空间被紧凑而合理地划分成了睡床、仓库、晾晒等区域,生活气息满满。
他们说,住旅馆、下馆子的花销不低,为了节省开支,他们配齐了电源、卡式炉、洗澡帐篷等简易工具,吃住、做饭、洗漱都在车上解决。每到一个地方,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免费车位,农贸市场、饮用水点在哪里等。
夫妻俩还提到,他们在厦门找到免费车位把房车停好后,不舍得打车出行,去景点游玩都乘坐公交车,已经玩了鼓浪屿、植物园、中山路等地。
来自安徽的“老狼”(化名),是独自开着一台普通SUV南下的。50多岁的老狼,将后备厢改造成了咖啡屋,一路边玩边挣钱,还开设了自媒体账号,记录自驾“打工”生活。
记者注意到,老狼的后备厢里“别有洞天”:半自动咖啡机、制冰机、手冲壶、糖浆、招牌、价目表等一应俱全。“本想补贴点生活费,也时不时请投缘的人喝上一杯,但目前挣的钱还不够加油。”老狼笑嘻嘻地说,他的梦想是在每座城市开咖啡店,来到厦门后,厦门成了他想要实现心愿的第一个地方。
10日中午,集美水上运动中心停车场里,停放着“90后”情侣小木和男友的“家”。小木告诉记者,她是化妆师,男友是摄影师,二人结束了连续半年在西北地区的拍摄业务,开着房车候鸟式迁徙,来到厦门等南方地区休整,同时接拍一些零散工作。
小木说,他们更多是因为工作性质而选择房车生活的,“我们属于自由职业,半年在新疆工作,半年在车上‘流浪’。”近期,由于北方已经彻底入冬,他们便暂时关停了在新疆的旅拍工作室,上个月开始一路向南,走走停停,沿途经营一些婚纱照、写真、旅拍、商拍等业务。在房车里的小桌板上,还放着一些没来得及规整的化妆刷、眼影盘等工具。小木表示,她还会把客户约到房车里化妆,让车短暂“变身”移动工作室。5年来,他们的房车已经在全国跑了20多万公里。
房车生活是什么样的?好几名车主提起了房车的“祛魅瞬间”。例如:房车的驾驶感受不如轿车那样灵巧,也并不能真正代替房间:除了用水、用电需俭省外,有时难免受到蚊虫、噪音、灰尘、隐私等方面的困扰,还可能因管理规定被“驱逐”。一些旅客在租赁房车、深度体验后,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放弃了房车生活。
但同时,也有更多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成为“自驾候鸟族”——一个人、一台小车实现了走南闯北,虽条件有限,但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每一种生活方式的背后,都是一个与之匹配的灵魂,以及一个更加包容和完善的社会环境。从城市而言,为到来的“候鸟”提供适配的硬件、便利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既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色彩,也更能赋予文旅吸引力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