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bat36510万买自行车40万买装备!跟风上路的中产混不动骑行圈
加之大众消费收紧,让不少公路车品牌出现业绩下滑态势,行业整体现状也进入了发展迟缓状态,这也让大众对骑行经济的未来深表担忧。
李强最近被身边朋友带动,准备加入到骑行队伍,于是开始着手准备装备,几经了解才知道骑行界有自己的等级区分。
2000-10000元公路车,为准入门款,10000-50000元公路车,为入门款,50000元以上的公路车可以接受羡慕,十几万的车基本就是被人仰望的存在。
然而仅仅有了自行车是不够,相应基础配套也是必不可少,骑行服、骑行裤、头盔、手套、背包、水壶架、车锁、码表这些仅为基础装备。
来自一位骑友分享自己的配货账单:头盔2000元/个,骑行服1500元/件,骑行裤1000元/条,背包2000元/个,码表2200元/个,其余配件1000+。
以上这些还不算改装轮组、坐垫、改色、保养等费用,如果全部加起来已经远超10w+块,即便如此,这在骑行圈也仅是中等水准。
如此花费让李强有些错愕,几经挑选最后下单一批准入门款装备,可随着他在骑行圈呆久了,便不自觉地升级起装备来。
有了高端装备的加持,不仅可以轻松“拉爆”同行队友,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荣耀,也能收获一众底层玩家的仰望。
这让原本还纠结价格的李强,开始心甘情愿刷起了高端装备,如今已经实现从入门到资深骑行大佬的蜕变。
你追我赶之下,骑行圈内不断“卷”装备之风愈演愈烈,大家已从单纯的爱好,变为无形的攀比,“氪”到根本停不下来。
本次活动规则,晚上男女同住一间房,到达目的地后抽签决定房号,不得向别人公布自己的房号,同在一间房男女,不能采取强制手段,活动内容不得外传等内容。
小赵瞬间感觉自己三观受到荼毒,虽然不少圈内人士表示,小赵就是为博取流量造谣生事,但也有网友评论说,还有比这更炸裂的故事发生。
小赵的故事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骑行衍生出来的全新社交方式,为交友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了解契机。
8月11日,河北容城县一名11岁男孩跟随父亲,在一条未正式开通的公路上骑行,摔倒后落入机动车道,遭对向行驶来的汽车碾压,在去往医院抢救的路上不幸身亡。
更有网友扒出孩子父亲社交账号,有人提醒,孩子骑车不应该与前车靠得太近,父亲不但没听,反而内涵网友不懂骑行。
一面是爱好者的不断涌入,一面是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让原本为健康有利的运动,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噩梦。
尽管骑行圈的口碑成两极分化的状态,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弃之敝履,但仍然有人在骑行圈里进进出出。
城市里生活的人,总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推着每个人前进,紧绷的状态久了,难免心情低落,乃至于失去人生方向。
而骑着自行车,在野外一次次翻山下岭的驰骋,却能给很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特别是在放坡的过程里,好像所有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每一次骑行回来,自己都有种把自己、把生活抓在手里的掌控感,成功克服了焦虑,也让自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在老孟的带领下,身边的几个同事也蠢蠢欲动,已经开始着手练习和入手装备,也希望通过骑行来释放自身压力。
日出、日落、星光,美景,骑行圈里总有无数美景、美图流出,给许多不知道去哪找寻热爱的人,提供了参考模版。
骑行光鲜背后的一面,仍是竞技体育的底色,不仅骑行者对自身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还要求你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超凡的意志力。
如何发力才能更省力,如何调整正确姿势更容易爬坡,如何在运动时给自己做好保护等等,都是骑行中必备专业基础。
相反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的状态,给零售商们带来了巨大负担,今年夏天刚过,众多自行车品牌已经出现打折清库存的状态。
据CycleCorner报道数据,截止至2024年Q2,禧玛诺的库存过剩水平约为20%,捷安特为40%,美利达为45%。
据《2024上半年体育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路车成交额增长141%,骑行服成交额增长127%,尤其是中高端市场,骑行相关装备同比增长更加明显。
骑行服相比于自行车装备来说,从百元起步到千元的专业级,都属于最小骑行装备里,最小的一部分开支。
骑行服又同属于消耗品,每位骑手最少有两套骑行装替换,又有款式迭代的辅助,让骑行服成为迭代最快的消耗装备。
但不可否认,骑行服饰市场也活跃,也佐证着行业的活性依旧,只是逐渐退去野蛮生长的状态,进入到了良性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