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bat3652025-02-19

2025-02-19 21:49:4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江门恩平已完成十五运会自行车(山地)项目赛道的建设任务,并邀请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冠军选手进行赛道测试。

  大力发展体育经济。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培育体育产业,建设体育经济强市。要高水平承办十五届全运会山地自行车、排球、花样游泳等比赛项目,展现国际标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精心办好U21男排世界锦标赛、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等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品牌赛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体育赛事。要广泛开展排球、网球、篮球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营地、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加快发展水上海上、山地户外、马拉松、自行车、汽摩、击剑、板式网球等消费引领性强的运动项目。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制造企业,鼓励培育发展体育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装备、体育器材、运动饮料等产业品牌,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载体和体育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这几年,承办国际级、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型体育赛事,对江门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事。如今,江门在体育赛事的城市标签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排球,还将迎来一项新的运动——山地自行车。

  今年11月9日至21日,十五运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这一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其中,户外赛事方面,江门将承办自行车(山地)项目,赛场位于江门恩平。

  不久前,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发展体育经济,并明确要加快发展“山地户外”“自行车”等运动项目。行业内外不少人士对此高度关注。山地自行车行业在国内外前景如何?江门有哪些条件和优势去发展这个产业?本期报道将通过度分析,结合江门情况深度聚焦山地自行车行业。

  现如今,山地自行车这项运动,发展势头正热。从体育赛事上看,国际级赛事已发展出包括世界山地自行车越野及障碍锦标赛、‌UCI山地自行车世界杯、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专业赛事;国内也诞生了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专业赛事。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参与,也推动了山地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和技术进步。

  从市场规模看,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山地单车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全球山地自行车市场销售规模在过去几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755.75亿元。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山地自行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外著名的山地自行车品牌如Specialized、Trek、Giant、Merida等,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和创新的设计,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些品牌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还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持续的“热度”,带动全国相关城市结合自身禀赋加快发展山地自行车运动,如浙江慈溪、云南芒市、广西上林、山东环翠、广东深圳等地,近年来相继承办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赛事。不少城市打造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自行车赛事,如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已连续19年举办山地自行车赛。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非专业性山地自行车赛主要是在一些旅游景区举办,如江西省龙虎山景区每年举办的山地自行车赛,已经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山地自行车赛。

  此外,山地自行车运动的普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自行车制造、配件生产、赛事组织、旅游服务等。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骑行运动实现大幅增长,2023年自行车赛事总量超过2022年的3倍;2023年天猫“双11”数据显示,自行车整车、骑行服饰、骑行装备“骑行三大件”销售涨幅均超过100%

  展望未来,山地自行车作为当下的一种流行运动,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全社会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出行”,营造低碳生活方式,山地自行车运动必定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这里的地形很适合开展山地自行车运动,有坡度,也有足够的高度,赛道很刺激很好玩。”沿着恩平泉林黄金小镇山地自行车赛道骑行一圈后,恩平市自行车协会会员黎海坚对将要在这里举办的十五运会山地自行车赛事充满期待,“这里不会让来自各地的顶尖选手和骑行爱好者失望的!”

  从低空俯视恩平泉林黄金小镇山地自行车赛道,山路蜿蜒如一条细长的绸带,被精心镶嵌在青葱树木之间,留下一道道线痕。“恩平地处粤西丘陵地带,拥有天露山、鳌峰山等山脉,天然起伏的地形可设计多难度等级的赛道,如陡坡、急弯、岩石路段;同时,森林覆盖率超过50%,赛道可融入竹林、溪流等景观,能提升运动员的参赛体验与赛事视觉效果。”江门市自行车协会会长苏南说。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山地自行车赛事的“基因”早在8年前便已根植恩平。从2017年举办江门恩平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小试牛刀,到2018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恩平站)等省级山地自行车赛事成功举办,我们不难发现,恩平有举办山地自行车赛事的环境条件和基础。

  据恩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十五运会山地自行车赛事,恩平市和中国自行车协会与省执委会紧密沟通,对照技术点和比赛的标准,已提前3个月完成了4.3公里山地自行车赛道的建设,接下来将争取在3月底完工,5月前后举办5场全运会山地自行车赛事测试赛,全力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纵观国内知名自行车公开赛所选城市和场地,不难发现,一般有三点要求:环境上,选择地势起伏、有一定坡度和自然障碍的山区或丘陵地带,以便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赛道;交通上,确保场地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方便参赛者和观众前往;生态上,优先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的区域,以营造优美的比赛环境。

  江门地形以丘陵为主,其中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分布着连绵的丘陵和低山,如北峰山、天露山余脉;同时,江门现有森林面积达到43.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5.38%。近年来,江门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如今已建成30个省森林城镇、全省第1,空气质量排在全国重点城市前20位,这些条件都为山地自行车运动提供了天然的舞台。

  现阶段,举办规格高、专业性强的体育赛事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谈到未来,苏南对江门发展山地自行车运动充满期待。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深圳近年来有诸多承办山地自行车大赛的经验,在深江合作的推动下,江门与深圳开展自行车赛事合作,有更广阔的空间。”

  纵观全国,不少城市都在借助体育赛事发力体育经济。从全会展现的江门发展体育经济“蓝图”来看,江门想要的,不仅是眼前的赛事“流量”,更在于长远的发展“增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江门是广东制造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足以为“体育+”延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在江门鹤山,鹤山市格莱仕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莱仕”)是江门首家获得广交会自行车品牌展位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山地自行车等产品的打造,近年来更是通过科技创新,开拓了锂电助力自行车市场,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东、南美、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预计今年10月,我们的智造基地可投入使用,基地将采用行业内最新的工艺技术。”格莱仕总经理刘运华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加快推进自主品牌升级,自主品牌“GALAXY”销售占比已从创业初期的5%上升到超过40%,未来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行车品牌。

  去年7月,由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广东粤凤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凤车业”)正式投产,这家企业同样位于鹤山,主要生产凤凰品牌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零配件等。

  “江门鹤山拥有优秀的三电系统、供应链、二轮制造技术、管理和制造人才,以及广阔市场,这让粤凤车业在华南的发展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粤凤车业总经理谈瑶瑶说,该公司正致力于在江门打造最大最专业的绿色出行共享单车生产基地。

  在江门新会,已经落户20年的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其生产的运动饮料“宝矿力水特”在体育界广为人知,市场覆盖华南地区及华东地区,年产达3亿瓶(500ML计)。近年来,宝矿力水特亮相多个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再譬如,江门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与食品、轻工纺织、先进材料3个千亿产业集群。在轻工纺织领域,江门的纺织服装产业一直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江门大力推动山地自行车体育赛事的举办,骑行运动的热潮也将带动骑行服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江门的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赛事是运动产业的核心,推动着衍生服务业、装备制造产业这两个“轮子”加速往前跑。可预见的是,在江门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的背景下,十五运会山地自行车项目在江门举办,通过赛事“热”带动骑行“热”,江门的产业优势将为山地自行车各领域各环节激发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广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理事余艳红认为,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实力,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如何打造山地自行车赛事新高地?余艳红认为江门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赛事“流量”成为经济“增量”。一是加强赛事品牌建设,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完善赛事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观赛体验;三是加强赛事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四是加大对山地自行车运动的推广力度,培养更多爱好者,扩大市场规模。

  余艳红还对未来江门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开展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的合作前景表示乐观。她认为,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赛事的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江门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体育赛事活动的热浪,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活力。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近3年来,我市举办了20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具体包括2022年全国男子排球锦标赛、2022年全国青少年男子水球锦标赛、2023年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2023年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赛、2024年第23届亚洲U20女排锦标赛、2024年第11届亚洲跳水锦标赛等,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办赛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我市承办大赛的主要场馆包括江门体育中心、台山新宁体育馆等场馆,其中江门体育中心是中国排球协会排球训练基地,也是中国排球协会在广东省设立的第一个排球训练基地,于202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除了办赛,近年来,“江门制造”也参与到各种国际级、国家级体育赛事中。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江门市鹏程头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LS2品牌高端比赛专用头盔,被瑞士国家雪车队、奥地利国家雪车队选为专用装备。

  今年,我市将继续举办2025年世界U21男排锦标赛(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24个国家参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男子成年组、女子20岁以下组)、花样游泳、自行车(山地)等项目,2024—2025中国排球超级联赛(B级)决赛,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三站)等多项大型国际级、国家级赛事。

  去年11月2日,2024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首站赛在云南德宏芒市精彩落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参赛选手,在芒市开启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美妙骑行旅程。此前,2023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首站也是在芒市举行。

  2024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赛事负责人马尔丹介绍,首站从芒市出发,得益于当地的山川、气候和人文环境,为比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的民族美食、民族文化、奇异的边疆异域风情,也让其逐渐成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向往的绝佳赛事体验地。

  近年来,芒市积极建设一批融合体育训练和比赛、旅游和康养、文化和交流为一体的特色训赛基地,着力打造“一个品牌赛事、一个训赛基地、一个市场主体、一条龙发展”的“体育+”融合发展格局。

  2020年,芒市获批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训练基地”;2021年,芒市被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授予“奥运冠军贡献单位”称号。

  芒市所在的德宏州,“周周有赛事、月月有精彩、人人可参与”,全州各县(市)常态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一县(市)一特色”为抓手,注重培育体育产业带,打造知名赛事IP。

  以节活旅、以赛带旅,在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双向赋能下,德宏州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办在人民群众身边,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旅居云南”“体育旅居”成为旅游新风尚,将“一次性”游客变为“忠实粉丝”。

  游客多了,消费也就多了。2024年,德宏全州共举办体育赛事151场次(国际级赛事2场次、国家级赛事5场次、省级赛事23场次、州级及以下赛事121场次);参赛人数7万人次,观赛人数约400万人次,促进了体育消费,拉动经济效应规模超6亿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