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bat365我们就这young!丨我在美国卖三轮

2025-03-05 23:08: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4年3月,一则贵州小伙在美国卖火了三蹦子,第一天入账一万美金的消息火遍全网,贵州正安的95后男孩骆豪,走进了大众视野。

  三蹦子,就是电动三轮车,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自带一股“乡土”气息,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变身“新宠”,成为美国人眼中的新鲜玩意。“美国人会说太amazing(酷)了,我从来没见到过,就会问我在哪里买的。每一次我开车上街的时候,哪怕我们在开着,旁边的司机也会摇下窗子:Hey man,that’s amazing!(嗨,小伙子,这个车太酷了。)他们都会说车太好了。”骆豪告诉记者。

  “火起来也是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因为我做这个事情完全想要去谋生对吧?那时候我又在打工,然后又没钱,纯粹是想先通过创业赚一点钱来养活自己。”

  骆豪1998年出生在贵州省正安县碧峰镇,上大学以前,他甚至没有去过大城市。“我初中到县城上学,高考又去了县城的第一中学,完了我依然还在县城里面,像北上广深这些我都没去过。所以我就说我一定要去一趟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我就说我一定要去上海。”骆豪大学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大三的时候有了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他想都没想就决定试一试。

  “那时候我也没有抱多大的期待,因为毕竟我的英语也不好,我英语说一句口语我也说不了,报名面试了一下,一个星期以后他就通知我过了,然后我兴冲冲地就去了美国。”那是骆豪第一次出国,在美国交换的半年时间里,他每天都在学习英语,练习口语,也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他当时的室友,来自捷克的马泰。

  “马泰在美国六七年的学习时间里面,所有的学费全部是他自己一个人搞定的,他是一个非常独立、自律、努力向上的人,在他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我也逐渐朝那个方向在走。”在马泰的帮助下,骆豪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也会经常聊起各自的家乡,相同的家庭背景,一样的身在异国,两个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共鸣。“马泰在我的鼓励下,来到了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当交换生,可以说,他帮我打开了西方的大门,我帮他打开了亚洲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骆豪进入上海一家投行工作,“为了赚钱留学。”一年后,他去了英国上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去了美国。“飞去美国也有一个前提的契机是马泰刚好也在纽约,我就和他商量说我们两个可以在纽约干一番什么事业出来。那时候我本来什么都没有,我所有的钱基本上全在英国留学的时候花光了,我在处于一种身无分文的情况之下去了纽约,如果我在纽约还能够生存下来,我觉得我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都能够生存得下来。”

  骆豪白天在中餐馆里面端盘子,晚上就回来做一些创业的事情。“我去过好几家餐馆打工,那时候内心其实很火热,就非常想要改变现状。”

  2024年3月,骆豪刷到了一条爆火短视频,一位中国博主给美国公公买了一辆三轮车,“三轮车博主的视频出来了以后,它的播放量可能有几千万上亿,这么多人都看到过那个视频对吧?都觉得可能是个很好的商机,大家都为什么不做呢?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成也好,失败也好,我就要去做。”

  在骆豪看来,执行力如果跟不上认知,那么所有的认知,其实都是一种精神的内耗。和合伙人打了不到一个小时的电话,他们说干就干了。另外两人在国内采买,通过国际物流运到美国,骆豪负责在美国销售,一个星期就把货源都找好了,一个月货就到了美国,第一天就卖了1万美金,不到两个月,运来的三蹦子就全部卖完了。

  那段时间很辛苦,经常大半夜还要自己开着租来的卡车送货,甚至遇到顾客临时反悔不要了的情况,基本没赚到什么钱。“人生是旷野,未来一定会嘉奖你现在所付出的努力。”骆豪没打算放弃,第一批货卖完之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寻找到了新的合伙人,继续从事这个行业,并依照美国人对三轮车的需求,生产出了自己的三轮车品牌。“我们第一批三蹦子其实就是纯粹将中国产品拿过去的,后面我们摸索了一下当地的市场,发现美国人可能对动力有更高的要求,对尺寸有更高的要求,对轮胎有一些不一样的要求,第二批货就开始做了一些改进,轮胎、电池和电机都给它加大了。”

  美国农场面积广阔,据骆豪说,农场主们目前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皮卡车和UTV,皮卡车单价昂贵,一辆UTV也大概需要一万美金以上,“三蹦子可以做一模一样的事情,但只需要3000美金,所以它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三蹦子对美国人来说,可能就是买一个大玩具。”为了降低运输费用,节约成本,骆豪甚至从纽约搬去了货物靠岸美国的第一站——洛杉矶,他在这里摸索出一条基本完整的产业链,也迎来了更多包括墨西哥人在内的“老外顾客”。

  “我现在做的产品有三蹦子,有电动自行车,有电动滑板。全是国产,它们在美国很受欢迎,主要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骆豪表示,如果公司运营得越来越好,后期可能就会在美国设立一个相对简单的组装产线,单独地从中国进口零件过来组装。

  也不是没有想过失败,但骆豪很坦诚,他说:“我现在先想怎么把公司做好,把事业做好,在美国那边立足,所以哪怕会失败也没关系,有些时候就是要抱着,兴高采烈地奔着失败去的(这种想法)。”他社交平台主页的介绍中写着,终极目标是把三蹦子覆盖到美国,“大家都会觉得我做这个事情会做得特别的好,每天都会比前一天会更好。如果我后面把三蹦子搞到家家都有一台的话,这个梦想就算是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