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bat365六旬引导员飙英语化解电动自行车相撞纠纷
“引导员的志愿服务主要是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和维护站台卫生,没想到,我的英语还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近日,63岁的西城区文明引导员梅鸿,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成功化解了一场电动自行车相撞纠纷。
事发当天正值周末,梅鸿在西城区体育馆路公交车站候车时,目睹了两辆电动自行车迎面相撞的事故。事故双方分别是一位中国女士和一位英国女士,由于语言不通,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
有过多年在国外生活经历的梅鸿主动上前询问双方是否需要翻译和调解,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梅鸿亮出了自己的文明引导员证,正式开始调解工作。
梅鸿耐心地向外国女士解释了中国的交通规则:“中国与英国的交通规则不同,中国是靠右行驶,而您当时是在逆行。”外国女士一开始有些不服气,但梅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解答,最终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歉意。
紧接着,梅鸿又充当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她询问了中国女士的诉求,中国女士因为车子被撞坏且身体有外伤,提出了赔偿或一起到医院检查两个选择。外国女士在了解情况后,选择了赔偿。
在梅鸿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外国女士对梅鸿竖起了大拇指,并表示,这次经历不仅让她初步了解了中国的交通规则,更让她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友好与温暖。
在引导员团队中,像梅鸿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很多。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巨大的力量与智慧。他们不仅是城市文明和公共交通秩序的守护者,也是市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